听见凉山 牵手未来|凉山州泸峰中学晨兴初中班夏令营回顾(一)
发布人:上海晨兴公益基金会 发布日期:2024-10-16

回望2024年暑假,四川省凉山州泸峰中学晨兴初中班的学子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夏令营之旅。在凉山州教体局的领导、泸峰中学的指导、上海晨兴公益基金会的支持、凉山州玛薇社工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学生们踏上了探索与成长的征途。


从彝族印染艺术的亲身体验
到破冰游戏的欢声笑语
从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探访
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震撼
再到企业参访的实地学习
每一次经历都独一无二
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重温夏令营时光

扬帆夏令营:开营仪式启动梦想之旅



开营仪式上,社工组织了一系列破冰游戏,帮助同学们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小队建设环节,孩子们5至6人一组,共同创作小队海报,确定队长、纪律委员等角色,并设计队名、队徽。同学们奇思妙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凉山汉堡队”,就采用了红黑黄三个最能代表彝族的民族色彩。制定规则环节,同学们积极讨论,共同确定了夏令营的行为准则,包括守时、环保、安全、节约、团结等原则。一起共创营期规则,意在希望同学们明白自我规范始终是自己的事情,为自己建立规则,自我管理,是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堂课。


探索彝韵:沉浸式体验彝族印染艺术



凉山,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孕育了彝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在这里,彝族人民代代相传,利用矿物质、植物等自然资源,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印染技术。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印染这一传统工艺,夏令营特别安排观看纪录片《彝彩》环节,深入了解吉克拉果等民间非遗传承人如何学习和传播家乡印染工艺,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故事。在社工引导下,同学们亲手体验印染过程,为自己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夏令营服装。制作结束后,社工鼓励孩子们深入了解彝族传统印染布料裙“史红扎尼”,探索其文化意义及在彝族中的重要地位。


追溯历史:探访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